俗话说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传统中入伏的时间就在小暑节气和大暑节气之间,随着进入三伏天,一年里最热的日子要来了。民间老百姓都知道热在三伏,三伏天有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之分,今年的伏天有40天之多,初伏在7月15日这一天。 
随着进入初伏,三伏天开始了,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,在传统中也有着相应的食俗和习俗,7月15头伏,牢记“吃2样,做2事”轻松入伏平稳度夏,老传统别丢! 一:吃饺子 俗话说:“头伏的饺子,二伏的面,三伏的烙饼摊鸡蛋”,头伏吃饺子是我们的老传统了。饺子不但寓意着美满幸福,还是伏天解馋增进食欲的传统美食,入伏记得吃! 
推荐【黄瓜饺子】食材:面粉400克,黄瓜5根,黑木耳少许,鸡蛋适量,盐少许,葱末少许,花生油少许。 做法步骤: 
第一步:入伏包饺子黄瓜馅非常不错,我们先把黄瓜用擦丝器擦成细丝剁碎,捏去水分放入盆中,黑木耳泡发洗净剁碎放入盆中,加入葱末,盐,味精,花生油拌匀,新鲜的鸡蛋可以在包的时候打入,提前打入会变成水。 
第二步:提前把面粉和成面团静置一会儿揉匀,揪成小剂子按扁擀成饺子皮,馅料中打入鸡蛋拌匀,包上馅料,捏紧,饺子即成。 
第三步:锅里放入适量的清水烧开,煮上饺子,用勺子轻轻地推动让饺子动起来,盖上盖子煮至饺子全部浮起,熟透。 
第四步:熟透的饺子,捞出,蘸食蒜泥或者米醋味道更香,入伏试试黄瓜鸡蛋馅的饺子吧,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,百吃不厌! 二:吃伏羊 入伏吃“伏羊"的食俗由来已久,在民间有“入伏一碗羊肉汤,无需医仙开药方”的说法。在北方冬季寒冷,容易寒气入体,在入伏吃一碗羊汤,据说可以除去寒气,养护身体,安康度夏不怕热! 
推荐【羊头汤】食材:羊头1个,葱段,姜片,料酒,香菜,葱末,盐少许,味精少许,花生油少许。 做法步骤: 
第一步:把新鲜的羊头去毛,羊头去毛可以让店家来做,回家清洗干净放入锅里,加入料酒和葱姜煮开,捞出充分洗净。然后再把羊头放入锅里,加入葱姜和开水大火煮开,改成小火慢慢地炖煮2个小时,羊头充分熟透。 
第二步:把羊头上的肉拆下来切成小块,羊舌头切片一起放入盆中,加入葱末、香菜末、盐、味精。 
第三步:盛入羊肉汤,一盆羊头汤就做好了,鲜美好喝,入伏来一盆,全家都喝,安康度夏! 入伏记得做好2件事: 1,晒伏:民间素有“人晒衣服龙晒袍”的说法,除了小暑大暑需要晾晒,“晒伏”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的,入伏这一天家家户户会把衣物拿出晾晒,防止夏季长毛。 2,防暑降温:在进入伏天以后,天气会非常热,这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多补充水分,多喝绿豆汤等,防止伏天中暑的发生,安康平稳度过三伏天!
|